中文 EN

首例!日照首次开展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

发布时间:2024-04-09 20:43:47 | 没有评论

日前,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心内科团队完成日照市首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据悉该技术是国内领先技术,为高龄、高危、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二尖瓣重度反流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上取得又一次新的突破,将为更多瓣膜病患者送去福音,带来“心”希望。

75岁的张奶奶10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状,多次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但症状均未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极差。在子女的陪伴下慕名来到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就诊,入院后完善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张奶奶“二尖瓣腱索断裂、瓣叶脱垂”导致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在经过标准药物治疗后,患者仍反复心衰发作并呈急性加重趋势。


二尖瓣是人体心脏的重要结构之一,由两片瓣膜组成一个单向阀门,两个瓣片称为前叶和后叶,它们在舒张期打开,左心房的血流入左心室,而在收缩期封闭二尖瓣口,防止血液在由左心室泵入主动脉时反流入左心房。如果二尖瓣关闭不全,使得左心室收缩时血流大量反流回左心房而不能泵入主动脉,无法给全身供血,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肺动脉高压、急性心衰甚至猝死。

治疗该疾病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二尖瓣反流问题,但张奶奶已经75岁高龄且合并糖尿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等合并症,如果进行传统体外循环下的开胸手术,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很高,老人很可能无法耐受。

心内科团队仔细研讨分析患者病情,并立即组织心外科、超声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重症医学中心等多学科联合团队对张奶奶的病情进行反复讨论,在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及与家属商量后决定采取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


“既往二尖瓣反流治疗最有效的手段是心外科开胸将损坏的二尖瓣修复或置换,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对于许多高龄、心功能差或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有难以承受的风险。”

“此次手术中的二尖瓣钳夹术和传统外科手术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微创,只需在患者身上切开一个3-5毫米的小口子,经股静脉进入、穿刺房间隔、进入左心,在食道超声及X线引导下,使用夹合器夹住二尖瓣前、后瓣反流严重部位,从而减少二尖瓣反流。二尖瓣钳夹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更有术后恢复周期短的优势。”心内科医学博士高婷雯解释道。

在多学科讨论充分评估术中可能遇到的难点与风险后,心内科团队为张奶奶制定了一套完整而缜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文志教授的指导下,解新星主任、李召峰主任、医学博士高婷雯领衔的心内科团队,在超声医学科、麻醉科等手术团队密切配合下,为张奶奶在“跳动的心脏上”实施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


患者经股静脉置管、食道超声(TEE)引导房间隔穿刺后置入导引鞘管,将夹合器精准送达二尖瓣反流区,在TEE及DSA引导下,手术团队利用二尖瓣夹(Mitraclip)准确捕获二尖瓣叶,试夹闭后超声证实有效,释放成型夹,术后超声评估夹闭区域内测反流仍有中量反流,决定再并行植入一枚夹子,将反流减为微量、夹合器夹合稳定、平均跨瓣压差4mmHg,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最终高质量地为患者完成了二尖瓣钳夹术。

术后检查结果显示,张奶奶二尖瓣反流由术前大量减至术后的微量,心功能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微创的手术方式也加速了患者的术后康复,张奶奶术后6小时就可以解除制动,复查彩超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左房左室大小也较术前明显缩小。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已于近日康复出院。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介入治疗瓣膜性心脏病成了心血管介入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此次心血管内科再度攻克另外一座技术高峰——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标志着我院心血管专科医疗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将为老年心脏瓣膜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多元的选择,有利于造福更多的患者。

近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紧跟世界心血管领域的前沿发展,屡次完成高难度手术,聚力攻坚克难,不断探索创新,在冠脉介入、电生理起搏技术精益求精的同时,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此次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未来,心内科团队将继续在心血管领域,尤其是结构性心脏病心脏病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提高诊疗技术,为更多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摆脱病痛,重获“心”生,为日照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上一篇:让失控的心“冷静”下来|日照心医完成日照首例房颤冷冻消融手术下一篇:首例!日照心脏病医院开展超薄且兼容3.0T MRI起搏器植入术,软肋不再!